史帆
(華北電力大學經濟管理系,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由于生物質熱電工程相較于傳統發電工程的諸多優點,目前國家對生物質熱電工程給予了較大的支持和鼓勵力度。雖然近年來中國新能源的發展很快,但與傳統能源相比,總體規模還是很小,在中國能源結構中所占比例還很低。因此生物質熱電工程在未來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文章首先針對生物質熱電工程的風險問題,從燃料價格、市場需求、技術與工程、資金以及政策等方面進行了分析,然后對生物質熱電工程的經濟影響進行了探討,以期為國內其他生物質熱電工程提供一個借鑒和參考。
0引言
農林生物質作為一種農林業生產的主要副產品之一,具有產量高、地域分布廣的特點,是一種清潔的優點甚多的可再生能源。提高對我國農林生物質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具有諸多長遠的積極意義,如:可以緩解我國能源的供需矛盾,改善能源結構,改善環境污染問題,探索經濟增長新模式,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2020年4月,國務院發布《關于穩步推進新增農林廢棄物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和《關于有序推進新增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2022年1月,國家林草局發布《林草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規劃中提出到2025年,農林生物質直燃發電(含熱電聯產)新增裝機500萬千瓦,生物質成型燃料利用量將達3000萬噸。生物質發電行業有了堅持發展的信心與勇氣。
1風險分析
1.1燃料價格風險分析
1.1.1地方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
全國各省一直努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制度改革,加快新農村建設。調查區各政府對玉米、水稻等主產大田作物的種植,基本采取穩定種植,同時大力促進經濟作物發展。形成以果品、蔬菜為主的特色農業。這樣的農業結構調整對農作物秸稈的產出負面影響不大。
1.1.2災害對農作物產出的影響
農業生產受到多方面外界條件的影響,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農業氣象災害是影響生物質熱電項目周圍農作物穩產高產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1]。同樣,氣象災害也是影響農業秸稈等產量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近年來由于全球性氣候變化的影響,氣象災害時有發生。項目地區是否為氣象災害多發區,可能發生的主要氣象災害有哪些,如:暴雨、強對流、寒潮、雷電災害等原生氣象災害和洪澇、干旱、地質災害等次生氣象災害。受氣象災害影響最大的就是農業。在風調雨順的年份,農作物就增產;一遇水、旱、低溫等災害,農作物就減產。遇到嚴重氣象災害年份,農業受災更重。
1.1.3收獲方式變化對收集系數的影響
現有的農作物收獲方式為人工收獲、機械收割以及兩者共存的情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鄉鎮加快農機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自身發展實力,加大農機安全生產管理,保障農業安全生產,建立健全的農機作業服務,不斷提高農業機械化的利用率、科技成果轉化率。隨著農業技術和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機械收割的比例必然會加大。加強機械化收割,減少勞動力是農村產業的發展趨勢。因人工收獲和機械收割的割茬高度秸稈枝葉損失率等情況的不同,從而導致農作物秸稈的收集系數不同,進而影響農作物秸稈的可收集資源量和可獲得資源量。
1.1.4家庭燃用種類變化對可利用系數的影響
目前,由于煤炭價格相對較高,且玉米秸稈廉價、方便,很多農戶依然會將農作物秸稈作為家庭燃料[2]。鄉鎮地區大多數農戶已經使用煤氣、天然氣作為家庭生活的能源,隨著農村經濟條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液化氣能源在農村地區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直接用作燃料的秸稈更會越來越少。農作物秸稈的減量系數將增加,從而增加農作物秸稈的可獲得資源量。
1.1.5畜牧業結構變化對可利用系數的影響
項目周圍畜牧業發展情況如何,通過調查資料分析獲得各市縣今后豬、牛、羊等畜牧業的發展情況,畜牧業的發展也是生物質熱電項目農業生物質資源的最大競爭,并具有不可抗性;隨著草食性牲畜養殖量的增加,用于牲畜粗飼料的秸稈將進一步增加,從而影響到秸稈資源的減量系數。
1.1.6勞動力價格對收購成本的影響
隨著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向園區集中,人口向城鎮集中,土地向規?;洜I集中,調查區的傳統農業經營方式將會改變,市場化程度會進一步提高,這必然將會影響對今后燃料的收集,這種影響主要產生于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城市化發展將使大量農村人口轉化為城鎮人口,使大量工業產業涌入工業集中區;隨著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深入,當地的生活水平提高,必然導致勞動力成本提高。這將使在燃料收集和運輸等環節的成本增加。但是隨著社會對生物質產業的認識加深,生物質產品的價格必然上漲,這將抵消一部分勞動力價格升高產生的影響??梢栽诔杀绢A測過程中留有一定的余地。因此勞動力價格上升和運輸成本增加對生物質熱電廠燃料收集影響不大。
1.1.7風險防范措施
?。?)生物質收購風險:擬建項目自建燃料部,與農業村鎮、農機組織以及各林場組成聯合體,屏蔽中間供應商,把利潤讓給農戶,促進農戶出售資源的積極性,保證資源收購的可控在控。(2)生物質資源競爭風險:爭取地方政府承諾在其境內不再批準新建其他秸稈及林木剩余物綜合利用項目。以防止其他企業進駐分流生物質資源,有效降低競爭風險。(3)組織管理風險:選擇一種對生物質收購具有較強控制力的管理模式,在檢質、檢斤及收儲運的管理上提高管理、監督意識,制定防范措施,以保證資源穩定供應[3]。政府鼓勵農戶在生活、畜牧業利用資源方面盡量多利用零散小地塊不易收集的資源部分,以提高整體資源利用率。(4)自然災害風險:如果當地發生自然災害,可考慮暫時性擴大收購半徑,控制收購半徑在燃料成本可接受范圍,以滿足電廠燃料供應的需求。
1.2市場需求風險分析
目前國家對生物質直燃發電行業實行全國統一標桿上網電價、項發電量全額收購、優先上網的政策,在多方面都給予較大的支持和鼓勵力度。雖然近年來我國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建設的發展很快,但與傳統常規能源相比,總體規模還是很小,在我國能源結構中占比例還很低,短期內我國取消有關政策的可能性較小,隨著生物質發電技術發展,補貼退坡是存在的,可以選用高參數熱電聯產機組,具有競爭優越性。另外如電力需求變化對項目的影響不大,則其市場風險較小。
1.3技術風險分析
生物質直燃電廠一次性投入大,燃料成本高,事故率、年運行小時和熱效率對降低電廠發電成本至關重要。生物質鍋爐是生物質發電廠的關鍵設備??梢圆捎醚h流化床生物質鍋爐等具有先進燃燒技術水平的鍋爐,密封性能好、熱效率高,環保指標好,國內有成熟運行經驗,具有燃料適應性廣,且燃燒充分的優點,運行穩定、事故少,技術可靠,這樣可以降低技術風險。
1.4工程選址風險分析
擬選廠址宜選在無全新活動斷裂存在,場地處于構造相對穩定的區域。廠址所在區域有無滑坡、崩塌、泥石流、巖溶及采空等不良地質作用,有無古文物遺跡,是否存在壓覆重要礦產都是應該考慮的問題。
1.5資金風險分析
根據財務分析,有足夠的凈現金流量維持正常運營,能實現財務可持續性;各年的利息備付率和償債備付率都在合理的范圍內,具有償還能力。例如通過“敏感性分析表”中電價的變化幅度來看:當工程進入商業運營期后,如果資本金內部收益率在24.45%,說明項目具有較好的抗風險能力。因此,雖然利率、匯率的變化對本工程有影響,但風險較小。
1.6政策風險分析
目前國家對生物質直燃發電行業在上網電價和上網電量等多方面都給予了較大的支持和鼓勵力度。雖然近年來我國新能源的發展很快,但與傳統能源相比,總體規模還是很小,在我國能源結構中占比還很低。因而在今后相當一段時期我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還面臨較重的任務,國家短期內取消有關政策的可能性較小。隨著一次能源的逐漸較少、價格的逐漸提高,在電價上與生物質直燃發電的差別會越來越小,生物質直燃發電廠的優越性將越來越會體現。因此生物質工程政策風險較小。
1.7外部協作風險
外部協作風險主要是燃料供應風險。為避免風險,可采用如下措施:(1)鍋爐燃料適應性:選擇燃料適應性好的鍋爐,可避免因單一品種燃料的短缺,對電廠的運行造成的影響。(2)燃料收購方案選擇:大部分生物質能發電廠虧損原因是收不到足夠的燃料,或燃料質量有問題,或價格太高。主要原因是選址不正確或收儲方法不當,造成電廠燃料短缺,從而導致燃料不足或收購價格較高,這一問題主要取決于生物質燃料量能否保證,又如何解決收集、運輸、儲存等一系列問題。生物質燃料供應過程主要分為收購、儲存、運輸三個階段。而在這三個階段過程中,燃料的自身特點以及運營模式都會對收儲運系統產生一定的影響。2006年我國第一臺生物發電機組商業運行以來,經過幾年的實踐和探索,在生物質燃料收儲運體系建設方面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形成了多種收購模式:一種是由發電廠自行收購模式;另一種是以燃料經紀人為主體的分散型收儲運模式;第三種是以專業燃料收儲公司為主體的集約型收儲運模式[4]。根據建廠區生物質資源的特點,以上三種收購方式并存。對于比較分散的資源,如農作物種植不集中地區,一些臨時人員加入到燃料收集的農戶,適合采用電廠自行收購模式;對于農作物種植集中地區,以及野生荊條、刺槐等資源,適合由經紀人牽頭組織的分散型收儲運模式;對于林業采伐、營林剩余物,采用由林業局或林場統一組織的集約型收儲運模式更為合適。林業加工剩余物建議電廠直接與木材加工廠簽訂合同,將加工剩余物直接抓在手里。應結合收購,在廠外設置儲存點,電廠投產后,應對收儲站的貯存量建立檔案,向每個收儲站下達調入計劃,收購料場每天向電廠反饋收購及存貯信息,遇到特殊情況,電廠提前一天向收儲站,或收儲站提前一天向電廠提出變更計劃要求,以便對生物質燃料供應計劃及時進行調整。
2經濟影響分析
2.1對本行業影響分析
生物質熱電工程為清潔、可再生能源項目,也屬國家大力支持和推廣的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符合國家有關產業政策。建廠地區應具有豐富的農林生物質資源;燃料品種、收購范圍的選擇應充分考慮其他生物質電廠競爭性影響、其他農林剩余物綜合利用因素,并且應考慮足夠的燃料保證系數,因此,在此基礎上的建設對區域農林生物質直燃發電行業的發展可降低不利影響。由于國家對清潔、可再生能源項目在法律、政策、財政、稅收等各方面都給予大力扶持和鼓勵,在行業準入方面允許各種性質的企業進入,一視同仁,并且應避免發生行業壟斷。
2.2對關聯行業影響分析
目前農村地區農林剩余物的利用途徑主要是炊事燃用、養殖飼料、在役生物質發電及深加工等。由于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近年來農村地區已普遍采用電、油、液化氣作為主要能源,原來農村家家戶戶都會使用的農林剩余物,目前除少量用作薪柴、飼料外,幾乎均已成廢棄物。因此,生物質熱電工程的建設不應對當地農林剩余物的其他利用途徑產生明顯的影響。
2.3區域經濟影響分析
生物質熱電工程,沒有煤炭消耗,全部燃用當地原本廢棄的農林剩余物,建成投產后產生的煙氣經過處理,超低排放,生活、生產廢水處理后重復使用,不會對周圍環境產生污染。燃料的收購、加工、貯存及運輸都要由當地農民來完成。生物質熱電工程的建設不僅可以減少當地煤炭消耗、推進當地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改善大氣環境質量,而且還將大大提高當地農民的收入水平,促進當地農村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宜采用中小型投資規模且技術成熟先進的生物質熱電項目,這對推動我國生物質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及當地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促進作用,且不會對國民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也不涉及國家經濟安全。
3結語
生物質熱電工程在建設時雖然有時會面臨一些風險,但只要充分考慮,應對得當,電廠的長期運行就能保證穩定、健康。
生物質熱電工程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項目的建設不僅可大大增加當地農民以及當地政府的收入,而且還將減少當地的秸稈焚燒現象,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優化當地的電源結構,提高當地的供電可靠性水平,對當地循環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都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唐存鳳.會澤縣娜姑鎮水稻高產創建活動的實踐與思考[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4(5):25-26.
[2]施菊蘭.淺談鳳慶縣農作物秸稈資源綜合利用存在問題及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5(22):108-109.
[3]孟子凡.1×30MW生物質發電廠燃料管理與控制方案改進設計及應用[D].北京:華北電力大學,2018.
[4]劉艷艷.淺談我國秸稈收集技術與秸稈收儲運運行模式[C]//中國農業機械學會.2012中國農業機械學會論文集.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2:222-226. |